蒼術和白術有什么區別呢?陜西蒼術種植基地的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。
白術和蒼術在《神農本草經》稱“術”,列為上品,但未有白術和蒼術之分,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《本草經集注》中開始予以區別,其實白術與蒼術二者性味、功效應用同中有異,主治癥候也不盡相同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蒼術和白術的區別吧!
蒼術和白術的來源區別
1、蒼術:蒼術為菊科蒼術屬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干燥根莖。
2、白術:白術為菊科蒼術屬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。
蒼術和白術的性狀區別
1、蒼術:茅蒼術呈不規則連珠狀或圓柱形,表面灰棕色,質堅實,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,氣香特異。北蒼術呈疙瘩塊狀或圓柱形,表面黑棕色,質較疏松,斷面散有黃棕色油室,香氣較淡。
2、白術:白術為規則肥厚團塊,表面灰黃構或灰棕色,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,質堅硬,不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,黃白色至淡棕色,有棕黃色點狀油室散在,氣清香,嚼之帶粘性。
蒼術和白術的產地區別
1、蒼術:蒼術分布于黑龍江、遼寧、吉林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肅、陜西、河南等地,野生于山坡草地、林下、灌叢及巖縫隙中,各地藥圃廣有栽培。
2、白術:白術在我國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北及湖南等地有栽培,但在江西、湖南、浙江、四川有野生,野生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。
蒼術
蒼術和白術的功效區別
1、蒼術:蒼術以苦溫燥濕為主,為運脾要藥,適用于濕濁內阻而偏于實證者,還有發汗解表、祛風濕及明目作用,常用治風寒夾濕表證、風濕痹證、夜盲癥及眼目昏澀等證。
2、白術:白術以健脾益氣為主,為補脾要藥,適用于脾虛濕困而偏于虛證者,還有利尿、止汗、安胎之功,用治脾虛水腫及脾肺氣虛、衛氣不固、表虛自汗、胎動不安等證。
以上內容由
陜西蒼術種植中心的工作人員整理編輯,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我們!